2014年2月,國務院正式批準廣州部分行政區劃調整,原黃埔、蘿崗將合并為新黃埔區,縣級市增城、從化將撤市設區。籌備一年多后,增城于5月29日正式掛牌,變身“增城區”,融入大廣州。
“撤市設區,圓了增城人民一直以來的‘廣州夢’,增城將迎來騰飛的新機遇……經過一年多來的精心籌備,增城撤市設區各項工作目前已經‘萬事俱備’。”
下面就來細數一下增城撤市設區后的十大優勢:
一、 交通更完善
1、
“網環狀”及“放射線”組合的市內軌道格局
通過地鐵十三號線、二十一號線和穗莞深城際軌道的建設在整體上形成“環狀骨干”軌道網;通過10條新型有軌電車線路的規劃建設形成多方位“放射線”輻射。
2、
進入廣州“半小時生活圈”
2017年底前通車的地鐵13號線新塘站到廣州市中心城區只需要20分鐘左右
3、
構建廣州東部交通樞紐地位
新塘站升級為廣州市主要樞紐客站之一,集國家鐵路、城際軌道、城市地鐵和城際巴士為一體,廣深鐵路(和諧號)、廣汕鐵路、穗莞深城際軌道、地鐵13號線和地鐵16號線等5條軌道在此交匯。
二、醫療更優質
1、
打造“兩中心三醫聯體”
進一步整合區域醫療資源,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能力,逐步完善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合理分工、密切協作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。 “兩中心”:以市人民醫院(中山大學博濟醫院)為基礎的中北部醫療服務中心;以市中心醫院(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增城院區)為基礎的南部醫療服務中心“三醫聯體”:三個區域醫療聯合體,分別以市人民醫院、市中心醫院、廣州教育城醫院為主體,聯合數個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機構”
2、
優質醫療資源引進 增城市中心醫院與南方醫科大學合作,作為南方醫院唯一的分院區,優質醫療資源再次下沉到增城;另外,增城還將計劃引進省中醫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。
3、
推進家庭契約式服務 在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,使病患者“足不出戶”也可以享受醫療衛生服務。
三、教育資源更優質
利用各方資源進一步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,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促進教育公平;參與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。
四、招商引資更具優勢
撤市設區后,增城作為廣州著力打造的三個經濟主引擎之一,依靠國家級開發區的政策優勢和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的建設,營商環境將不斷改善,成為引資引技引智新高地。
五、文體資源更豐富 體育設施投入和開放力度加大:計劃到2016年完成全市2035條自然村的乒乓球室或室外乒乓球臺,全市足球場39片,網球場建設55片的建設。
六、市政基礎設施更完善
至2020年規劃建造12座供水廠、8座污水處理廠、1座800kV變電站、3座500kV變電站、31座220 kV變電站、90座110kV變電站和12座垃圾中轉站,建設廣州市第六資源熱力電廠,遠期可處理生活垃圾規模達到3000噸/日。
七、打造智慧旅游城市
1、
推進無線網絡建設 到增城游玩的游客可以免費連接WIFI,隨時隨地與網絡無縫對接。
2、
進一步運用新媒體 官方網站、微博、微信公眾號三管齊下,及時給游客推送增城旅游資訊及信息,讓游客無論身在何處均可以欣賞到增城的美景。
3、
建設電子商務平臺 游客將可以在手機上進行訂房、路線導航、信息查詢
八、城市建設更美麗
1、
大力實施“千園計劃” 計劃在2015年底前建設1000個1000平方米以上公益性、開放性優美、舒適的公園。
2、
推進綠道建設 以貫穿南北、環山繞水的綠道綠道網為骨架,推動其向大型生態斑塊融合,讓綠道成為增城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。
九、房產升值空間巨大
隨著增城進入廣州“半小時生活圈”以及作為廣州東部交通樞紐地位的確立,增城和廣州中心及周邊區域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,增城房地產的升值空間非常可期。
十、娛樂休閑更豐富
撤市設區將促進增城商業格局的變化和商業經營的轉型升級,隨著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建設的啟動,增城的商業地產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。同時,交通的便利將使得外出游玩、豐富生活更加現實。
來源: 人文增城